计抛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11月20日共有4人阅读

“计抛” 是物流行业的核心计费规则,本质是解决 “轻货占空间” 的成本矛盾—— 很多货物(如羽绒服、毛绒玩具)看着轻,却要占用大量运输空间,若只按实际重量收费,物流公司的空间资源就会被浪费。因此 “计抛” 应运而生,全称为 “体积重量计费”,俗称 “抛重计费”。

简单说:物流公司会同时算两个重量,实际重量(货物真实称重)和体积重量(按尺寸换算的 “虚拟重量”) ,最终按 “两者取较大值” 收费。这就是为什么你寄轻货时,运费可能比预想高很多的原因。

快递是 “计抛” 最常见的场景,不管是圆通、顺丰等国内快递,还是 DHL、UPS 等国际快递,核心都是 “实重与抛重取大”,但系数有区别:

国内快递(如圆通):通常用 “长 × 宽 × 高(cm)÷ 抛重系数” 算体积重,普通货物系数多为 6000,轻泡货可能用 5000;3kg 以内的小包裹常免抛,超过后开始计抛。

例:一个 40×30×20cm 的圆通包裹,实际重 3kg,体积重 = 40×30×20÷6000=4kg,最终按 4kg 计费。

国际快递:DHL、UPS 常用系数 5000,FedEx 部分线路用 6000,系数越小,体积重越高(同样尺寸,÷5000 比 ÷6000 算出的抛重多 20%)。

例:同上尺寸的包裹走 DHL,体积重 = 40×30×20÷5000=4.8kg,比国内快递多付 0.8kg 的运费。

空运和快运(如德邦、安能)的计抛规则更统一:

通用公式:体积重(kg)= 长 × 宽 × 高(cm)÷6000,同样 “取大计费”;

抛货判定:1 立方米货物重量≤167kg(即 1m³=167kg,对应 ÷6000 的系数),就属于抛货,必须计抛。

例:100×50×50cm 的空运货物,实际重 40kg,体积重 = 100×50×50÷6000≈41.67kg,按 42kg 计费。

海运是个例外 —— 它不用 “体积重量” 概念,而是直接比较 “体积(立方米 CBM)” 和 “重量(吨 T)”:

若 1 立方米货物重量>1 吨(即 “重货”),按重量(吨)计费;

若 1 立方米货物重量≤1 吨(即 “抛货”),按体积(立方米)计费,本质是 “计抛” 的另一种形式。

例:10 立方米的羽绒服,总重 8 吨(1m³=0.8 吨),属于抛货,按 10 立方米计费。

亚马逊 FBA( fulfillment by Amazon)在 2025 年全面推行 “多维计价”,核心是 “实重与抛重取大”,规则非常明确:

体积重公式:长 × 宽 × 高(cm)÷5000(美国、欧洲站点通用);

特殊要求:单件包裹限重 23kg,六面体货物间隙不得超过 2cm,否则可能加收大件处理费。

例:40×35×30cm 的亚马逊包裹,实际重 5kg,体积重 = 40×35×30÷5000=8.4kg,按 8.4kg 计费 —— 这就是为什么卖家会拼命优化包装尺寸的原因。

“箱子计抛”:指按货物外包装箱的尺寸计算体积重,不管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哪怕是空心),都以箱子尺寸为准;

“计抛货物”:就是 “抛货” 的另一种说法,即体积重>实际重的货物,必须按计抛规则收费。

体积重量到底怎么算?

通用公式:体积重量(kg)= 长(cm)× 宽(cm)× 高(cm)÷ 抛重系数

不同场景的系数差异是核心(记准这几个,能省不少钱):

国际快递(DHL、UPS):÷5000

空运 / 国内快递:÷6000

亚马逊 FBA:÷5000

部分专线物流:÷4000(抛重更高,运费更贵)

举例验证:一个 60×40×40cm 的羽绒服包裹,实际重 8kg:

走 DHL:60×40×40÷5000=19.2kg(按 19.2kg 计费)

走空运:60×40×40÷6000=16kg(按 16kg 计费)

走免抛渠道:直接按 8kg 计费(但免抛渠道单价通常更高)

“计抛 6000” 就是 “抛重系数为 6000”,是空运和部分快递的通用标准。系数的本质是 “空间成本换算比例”:

系数越小(如 5000):同样尺寸下,体积重越大(比如 40×30×20cm 的货物,÷5000 得 4.8kg,÷6000 得 4kg);

系数越大(如 6000):体积重越小,运费越便宜。

联邦快递曾将美国线路系数从 5000 调为 6000,直接帮卖家降低了 16.6% 的运费成本。

全抛和半抛的选择,取决于货物的 “密度”(重量 ÷ 体积),用实测案例对比更清晰:

某空气净化器,实际重 12kg,体积重 25kg,运费单价 50 元 /kg:

全抛:25×50=1250 元(适合密度大的货物,实重接近抛重)

半抛:(25+12)÷2×50=925 元(适合密度中等的货物,如家居用品)

免抛:12×80=960 元(适合密度极小的货物,如泡沫制品)

结论:密度<167kg/m³ 选免抛,167-333kg/m³ 选半抛,>333kg/m³ 选全抛最划算。

计抛规则不是 “霸王条款”,学会这些技巧能有效省运费:

优化包装,压缩体积:用 “紧贴产品 + 2cm 缓冲层” 的包装,避免空置空间。某家居卖家通过定制折叠包装,单个包裹体积减少 38%,年省运费 12 万美元;

轻重货混装,平衡密度:将轻抛货(如手机壳)和重货(如图书)装在一起,提升整箱密度,把 “全抛” 变成 “半抛”,每月能省数千元;

选对渠道,对比系数:抛货优先选系数大的渠道(如空运 ÷6000 比快递 ÷5000 便宜),重货直接走实重计费渠道,避免多花钱。

计抛的分词解释

拼音:jì

计算:核~。共~。不~其数。数以万~。测量或计算...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pāo

扔;投掷:~球。~物线。~砖引玉。丢下:~妻别子...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