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义” 中的 “义” 是道义、事理、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的意思,与儒家思想中 “义” 的核心内涵一致,强调人应遵循的正当、合理的伦理规范。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完整句子是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常见的 “不知义” 语境多与 “不学礼” 相关联,如 “不学礼,无以立;不知义,无以行”,虽非《论语》原文,却符合儒家逻辑)。这里的 “义” 指人对道德、正义、事理的认知与践行能力 ——“不知义” 即不懂得什么是合乎道义的行为,也就无法在社会中正确行事。
在儒家观念里,“义” 是比 “礼”(外在规范)更内在的道德自觉,它要求人明辨是非、知晓应当如何行事(如公正、正直、合宜等)。“不知义” 意味着缺乏对道德准则的理解,行为便容易偏离正道。
简言之,这里的 “义” 是 “正当的道理、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儒家倡导的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