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 中的 “义” 是道义、正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的意思,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伦理概念。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言论,意思是 “通过不合乎道义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毫无意义)”。
在儒家语境中,“义” 强调行为要符合社会伦理规范、道德准则,比如正直、公正、合理、应当做的事等,与 “利”(利益、财富)相对应。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本身并非不可,但必须以 “义” 为前提,违背道义得来的财富和地位是不值得追求的,体现了儒家 “见利思义”“义以为上” 的价值观。
这里的 “义” 可理解为 “正当的、符合道德的”,是判断行为是否合理的核心标准,也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