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折蛇行” 中的 “斗” 是一个象形字,在这里读作 dǒu(第三声),原指古代的一种量器(类似现在的斗),因形状呈方形,有明显的弯折角度,故在成语中用来比喻事物的曲折形态。
具体含义:“斗” 在 “斗折蛇行” 中形容道路、河流等像 “斗” 的边缘一样曲折转弯,呈现出一段段直角弯折的样子。
成语整体解析:“斗折蛇行” 整体描绘的是事物(如山路、溪流)既像斗的边缘那样曲折转折,又像蛇爬行那样蜿蜒伸展,常用来形容道路、河道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状态。
例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便是用 “斗折” 形容溪水像斗的边缘一样曲折,“蛇行” 形容溪水像蛇一样蜿蜒,生动展现了溪流的形态。
这个用法体现了古人以具体器物(斗)的特征来比喻抽象形态的智慧,让描述更形象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