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饶人处且饶人” 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意思是做事不要做绝,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给别人留有余地。以下是具体介绍:
出处:该俗语最早出自南宋学者姚宽所著的《西溪丛语》。书中提到蔡州褒信县有位善棋道人,凡与人对局,总是 “饶人一先”,即让人先走一步,他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语义演变:最初,“饶” 字是 “让” 的意思,“得饶人处且饶人” 指的是下棋时让人在先,是事情发生之前的行为。后来,该俗语逐渐引申出宽恕、容忍之意,成为一种事后行为,即在事情发生之后,面对他人的过错或缺点,选择宽容和饶恕。
相关文献引用:除了《西溪丛语》,这句俗语还在多部文学作品中出现。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中,无赖张驴儿拿到毒药放开赛卢医时说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也有 “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省的就省些事也罢了” 的表述。另外,《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中也有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的说法。
现实意义:这句话常用于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秉持宽容之心。比如在工作中,同事犯了错误,若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可以选择宽容和理解,这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在人际交往中,它能帮助我们减少矛盾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