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09日共有27人阅读

形容词是汉语中用于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描述人、事物、动作、状态等属性(如性质、特征、数量、所属、状态等)的词类。它的核心功能是 “给事物‘贴标签’”,让读者或听者更清晰地感知被描述对象的具体样貌、特点或状态,是让语言从 “笼统” 走向 “具体” 的关键工具。

一、形容词的核心功能:“修饰” 与 “限定”

形容词的作用主要围绕 “名词 / 代词” 展开,分为两大核心方向:

描述属性(性质 / 特征):回答 “事物是什么样的”,比如 “红色的花”(颜色)、“快乐的孩子”(情绪)、“高大的树”(形态),通过属性描述让事物更具象。

限定范围(数量 / 所属 / 状态):回答 “事物是哪一个 / 哪一些”,比如 “三本书”(数量)、“我的书包”(所属)、“正在跑的人”(状态),通过限定缩小描述对象的范围。

示例对比:

笼统表达:“我买了水果”(未明确水果的特点);

加形容词后:“我买了新鲜的、甜甜的水果”(用 “新鲜”“甜甜” 描述水果的性质,更具体)。

二、形容词的常见分类(按描述维度)

根据修饰的属性不同,形容词可分为 6 大类,基本覆盖日常表达中对 “人、事、物” 的描述需求:

1. 描述 “性质 / 品质”: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好坏、优劣、真假等)

这类形容词是最基础的类别,直接判断或评价事物的内在 / 外在品质,常见词如下:

正面:好、优秀、美丽、善良、真诚、坚固、聪明、美味;

负面:坏、糟糕、丑陋、自私、虚假、脆弱、笨拙、难吃;

中性:普通、一般、常见、特殊、独特、普遍。

例句:

她是一个善良的人,总愿意帮助别人。

这块手表很坚固,用了 10 年还没坏。

2. 描述 “形态 / 外观”:体现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外在特征

这类形容词聚焦 “视觉可感知的样子”,让事物的 “形象” 更清晰,常见词如下:

形状:圆的、方的、长的、短的、扁的、尖的;

大小:大的、小的、高大的、矮小的、巨大的、微小的;

颜色:红的、绿的、蓝色的、雪白的、漆黑的、金黄的;

质地:软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细腻的、坚硬的。

例句:

桌上放着一个圆圆的、雪白的盘子。

他踩着粗糙的石头,慢慢爬上了山顶。

3. 描述 “数量 / 范围”:限定事物的数量或覆盖范围(也叫 “数量形容词”)

这类形容词直接关联 “数量”,分为 “确数”(明确数字)和 “概数”(模糊范围),常见词如下:

确数:一、二、三(基数词);第一、第二(序数词);

概数:多、少、许多、不少、少量、大量、全部、部分、个别。

注意:汉语中 “数词 + 量词”(如 “三本书” 中的 “三本”)常整体作定语,其中 “三” 是数词,也归为广义的 “数量形容词” 范畴。

例句:

我今天只喝了少量的水,现在有点渴。

这次考试,全部同学都及格了。

4. 描述 “状态 / 动态”:体现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趋势或临时情况

这类形容词多与 “动作、时间、状态” 相关,常修饰 “人 / 事物的动态表现”,常见词如下:

动作状态:快的、慢的、跑着的、睡着的、飘动的;

时间状态:新的、旧的、过去的、现在的、暂时的;

变化状态:增长的、减少的、上升的、下降的。

例句:

马路上,快速行驶的汽车穿梭不停。

这件旧的毛衣,是妈妈年轻时织的。

5. 描述 “情绪 / 感受”:体现人的心理活动、情绪或主观感受

这类形容词聚焦 “人的内心体验”,能传递情感色彩,让表达更有 “温度”,常见词如下:

积极情绪:开心的、兴奋的、感动的、轻松的、自豪的;

消极情绪:难过的、愤怒的、悲伤的、紧张的、焦虑的;

中性感受:平静的、平淡的、复杂的、简单的、奇妙的。

例句:

收到礼物时,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马上要演讲了,他的心情变得很紧张。

6. 描述 “所属关系”:限定事物的归属(也叫 “物主形容词”)

这类形容词直接表明 “事物属于谁”,是明确 “归属权” 的关键,常见词如下:

人称所属: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

特定所属:国家的、学校的、公司的、家庭的、集体的。

例句:

这是我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笔记。

学校组织了集体的春游活动。

三、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怎么用?)

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作 “定语、谓语、补语”,少数情况下作状语,掌握这些用法能避免语法错误:

作定语(修饰名词,常放在名词前)

结构:形容词 + 的 + 名词(“的” 可省略,如 “红苹果”=“红色的苹果”)。

例句:漂亮的女孩在跳舞 / 天空是蓝色的。

作谓语(放在主语后,描述主语的状态)

常与 “是、变得、显得” 等词搭配,或直接作谓语(多为单音节形容词)。

例句:天气冷了 / 他变得越来越努力 / 这朵花很美。

作补语(放在动词 / 形容词后,补充说明结果或状态)

结构:动词 / 形容词 + 得 + 形容词,回答 “做得怎么样”。

例句:他把作业写得很工整 / 她笑得很开心。

作状语(修饰动词,描述动作的方式,较少见)

多为双音节形容词,常带 “地”,回答 “动作是怎样进行的”。

例句:他认真地看书 / 她快速地跑向终点。

四、使用形容词的注意事项

避免 “堆砌”:精准优先

形容词不是越多越好,比如 “一个非常漂亮、很可爱、特别温柔的女孩”,堆砌过多反而显得冗余。选择最核心的 1-2 个形容词(如 “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表达更简洁有力。

区分 “形容词” 与 “副词”:别混淆修饰对象

形容词修饰 “名词 / 代词”,副词(如 “很、非常、快速地”)修饰 “动词 / 形容词”,比如:

正确:她开心地笑了(“开心地” 是副词,修饰动词 “笑”);

错误:她开心的笑了(“开心的” 是形容词,不能修饰动词)。

注意 “程度”:搭配程度副词更精准

可在形容词前加 “很、非常、特别、稍微、比较” 等程度副词,细化描述的程度,比如 “好”→“很好”→“非常好”,让语气更贴合语境。

总之,形容词是语言的 “细节画笔”—— 没有它,我们只能说 “我看到了花”;有了它,我们能说 “我看到了一朵娇艳的、粉红色的、带着露珠的花”。你在写作时,是否会特意用形容词让描述更生动?比如描述风景时用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或是描述人时用 “明亮的眼睛”“温暖的笑容”?

形容词的分词解释

拼音:xíng

形状:圆~。方~。图~。地~。形体;实体:有~。...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róng

容纳;包含:~量。无地自~。这个礼堂能~两千人。...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í

(~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义正~严。~不达意。他...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