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的涕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8月23日共有36人阅读

“涕” 在 “鼻涕” 一词中,指的是从鼻腔分泌的黏液,也就是日常所说的 “鼻涕”。这个字的含义演变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涕” 的字义演变

1. 古代本义:眼泪

在古汉语中,“涕” 最初特指 “眼泪”,而 “泗” 才指鼻涕。例如: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涕泗” 即眼泪和鼻涕)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掩涕” 指擦眼泪)

2. 现代汉语:鼻涕

从汉代开始,“涕” 的含义逐渐从 “眼泪” 向 “鼻涕” 过渡,至唐宋时期基本固定为 “鼻腔分泌物”。例如:

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此处 “涕” 仍含眼泪之意,但已接近现代 “涕泪交加” 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涕” 单独使用时多指代鼻涕,如 “涕流满面”“擤鼻涕”,而 “眼泪” 则用 “泪” 专门表示。

二、“涕” 的构字与字义关联

“涕” 是形声字,从 “氵”(水),“弟” 声,本义与液体相关。古代 “涕”“泗” 分工明确:

涕:眼部分泌的液体(眼泪);

泗:鼻部分泌的液体(鼻涕),如《论语・先进》:“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中 “泗” 即指鼻涕。

后来 “泗” 逐渐少用,“涕” 便承接了 “鼻涕” 的含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语义转移现象。

三、“涕” 在医学与日常中的含义

1. 医学角度

“涕” 指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正常情况下具有湿润鼻腔、黏附灰尘和病原体的作用。病理状态下,鼻涕的量、颜色和质地会变化,如:

清涕:常见于感冒初期或过敏性鼻炎;

黄浊涕: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如鼻窦炎)。

2. 日常用语扩展

涕零:指鼻涕和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如 “感激涕零”;

涕泗横流:形容哭泣时鼻涕和眼泪交织流淌的样子。

四、“涕” 与其他语言的对比

英语:“鼻涕” 对应 “snot” 或 “mucus”,而 “tears” 专指眼泪,与古汉语 “涕”“泪” 的区分类似;

日语:“鼻水”(はなみず)直接指鼻涕,“涙”(なみだ)指眼泪,语义分工明确。

五、易错辨析:“涕”≠“痰”

涕:鼻腔分泌,经前鼻孔流出;

痰: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分泌,经咳嗽排出,二者来源和排出途径不同。

总结

“涕” 的含义经历了从 “眼泪” 到 “鼻涕” 的演变,现代汉语中特指鼻腔黏液。理解这一语义变迁,既能避免古文中的误解(如将 “涕” 误判为鼻涕),也能更准确地使用现代词汇。从文字演变看,它体现了汉语通过单字语义扩展来适应表达需求的特点。

鼻涕的涕的分词解释

拼音:bí

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鼻...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ì

眼泪:痛哭流~。鼻涕:~泪交流。...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e dí dì dī

[de]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