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15日共有1人阅读

廉租房,全称 “廉租住房”,是政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设、筹集的保障性住房,核心特点是 “低租金、定向保障”—— 租金远低于市场水平(通常每月每平方米 1-3 元),仅覆盖房屋基本维护成本,申请需满足严格的收入、住房困难标准,且仅限符合条件的家庭居住,不得转租、转借或擅自出售。

廉租房的房源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政府新建:在城市规划区域内专门建设的廉租房小区,户型以小户型为主(40-60 平方米),配套基本生活设施;

旧房改造:将政府收购的老旧小区、闲置公房改造为廉租房,提升居住条件后面向符合条件家庭分配;

社会捐赠:接收企业、个人捐赠的符合条件的住房,纳入廉租房房源库统一分配。

廉租房与公租房的核心区别:避免混淆

很多人会混淆廉租房与公租房,两者虽同属保障性住房,但在保障对象、租金、申请条件等方面差异显著,具体区别如下:

保障对象

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更精准

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如刚毕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覆盖范围更广

租金标准

极低(每月每平方米 1-3 元),仅覆盖房屋维护成本

较低(为同地段市场租金的 60%-90%),高于廉租房

收入限制

严格(人均收入需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 2024 年北京城乡低保标准为 1320 元 / 月 / 人)

相对宽松(人均收入通常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5 倍,如 2024 年深圳公租房申请家庭年收入上限为 60 万元)

住房要求

无自有住房,或自有住房面积低于当地住房困难标准(通常人均 10-15 平方米),且需满足 “无房年限”(如 3 年内无房产转让记录)

无自有住房,或自有住房面积低于当地住房困难标准(通常人均 15 平方米),部分城市对 “无房年限” 要求较宽松

户籍要求

严格(多数城市仅限本地户籍,非本地户籍难以申请)

较宽松(部分城市允许非本地户籍人员凭居住证、稳定就业证明申请,如深圳、上海)

租期限制

长期保障(一次签约租期 3-5 年,到期符合条件可续租,无明确租期上限)

中期保障(一次签约租期 3-5 年,续租需重新审核,部分城市对总租期有上限,如累计不超过 6 年)

总结:廉租房是 “保基本”,针对最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公租房是 “广覆盖”,针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及新市民,两者定位不同,申请时需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廉租房申请条件及所需资料

(一)廉租房申请的全国通用基础条件

虽然不同城市的廉租房申请条件略有差异,但通常需满足以下 4 个核心条件,这是申请的基础门槛:

户籍条件:

多数城市要求申请人具有当地常住户口(如北京、上海、成都),且户口需在当地连续满一定年限(通常 1-3 年);

少数城市(如深圳)允许非本地户籍的低收入家庭申请,但需满足 “持有当地居住证满 3 年 + 连续缴纳社保满 5 年 + 家庭收入符合标准”,条件更严格。

收入条件:

家庭人均月收入需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简称 “低保标准”),这是廉租房最核心的准入条件;

例如:2024 年北京城乡低保标准为 1320 元 / 月 / 人,上海城乡低保标准为 1420 元 / 月 / 人,成都城乡低保标准为 870 元 / 月 / 人(农村)、970 元 / 月 / 人(城市),申请家庭需提供收入证明(如工资流水、低保领取证明),证明人均收入低于该标准。

财产条件:

家庭财产总额需低于当地规定的限额,避免 “隐性收入高但工资低” 的家庭占用资源;

财产包括存款、房产(除申请家庭居住的唯一住房外)、车辆、有价证券等,例如:2024 年上海廉租房申请家庭财产限额为:3 人及以上家庭不超过 15 万元,2 人家庭不超过 12 万元,1 人家庭不超过 9 万元,具体限额需以当地当年政策为准。

住房条件:

申请家庭在当地无自有住房,或自有住房面积低于当地住房困难标准(通常为家庭人均 10-15 平方米);

例如:北京廉租房申请家庭住房困难标准为 “人均住房面积低于 15 平方米”,上海为 “人均住房面积低于 7 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住房面积低于 10 平方米”(郊区);

此外,多数城市要求申请家庭在一定年限内(如 3-5 年)无房产转让记录,避免通过 “卖房” 伪装成 “无房家庭” 申请。

(二)廉租房申请所需资料

申请廉租房需准备完整的材料,避免因材料缺失导致申请被退回,常见资料如下(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身份证明材料:

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本(首页、户主页、个人页);

非本地户籍申请人(如深圳)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住证。

收入证明材料:

低保家庭:提供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证》及低保金领取记录;

非低保低收入家庭:提供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工资流水(近 6 个月)、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需加盖公章),无工作人员需提供失业证明、灵活就业收入证明(如近 6 个月的银行流水)。

财产证明材料:

存款证明: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银行存款流水(近 3 个月);

房产证明:当地房管局出具的《无房证明》或自有住房面积证明(如有自有住房);

车辆证明:如家庭有车辆,需提供车辆登记证、行驶证(部分城市规定 “家庭拥有价值 10 万元以上车辆不得申请廉租房”);

其他财产证明:如有价证券、基金、股票等资产的持有证明。

住房证明材料:

《无房证明》(由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有效期通常为 30 天);

如租住他人房屋,需提供租房合同(证明当前住房条件困难);

如居住在自有住房,需提供房产证及房屋面积测绘报告(证明住房面积低于困难标准)。

其他材料:

婚姻证明:已婚家庭提供结婚证,离异家庭提供离婚证及离婚协议(需明确住房分割情况),单身家庭提供单身声明(部分城市需公证);

特殊困难证明:如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有重病患者,提供医院诊断证明;有优抚对象,提供《优抚证》,这类家庭可享受 “优先配租” 待遇;

《廉租房申请表》:可在当地住建委官网下载,或到街道办事处领取,需如实填写并签字确认。

(三)廉租房申请流程(全国通用步骤)

廉租房申请通常遵循 “提交申请 — 审核 — 公示 — 配租 — 入住” 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提交申请:

线上:登录当地住建委官网或政务 APP(如北京 “京办”、上海 “随申办”),在线填写《廉租房申请表》,上传相关材料扫描件;

线下:携带所有材料到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 / 乡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窗口提交申请,工作人员会核对材料原件与复印件,确认无误后受理。

审核阶段:

初审(15-30 个工作日):街道办事处 / 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核实申请人的户籍、收入、住房情况,必要时会上门调查(如核实家庭实际居住情况);

复审(30-60 个工作日):初审通过后,材料提交至区住建委 / 住房保障中心,复审阶段会通过民政、社保、不动产登记等部门联网核查申请人的收入、财产、住房信息,确保材料真实有效;

审核结果通知:审核通过或不通过,都会通过短信、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不通过的会说明理由(如收入超标、财产超限)。

公示阶段:

复审通过后,申请人名单会在当地住建委官网、街道办事处公告栏进行公示,公示期通常为 7-15 天;

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如有人举报申请人材料不实,相关部门会重新核查,核查属实的取消申请资格;

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进入廉租房轮候库,等待配租。

配租阶段:

当地住建部门会定期发布《廉租房配租公告》,明确房源位置、数量、户型、租金标准、配租对象(如优先配租特殊困难家庭);

轮候家庭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配租申请(线上或线下),选择意向房源;

配租方式通常为 “摇号”(随机确定选房顺序),特殊困难家庭可享受 “优先摇号、优先选房”;

摇号结果会公示 3-7 天,摇中家庭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选房,签署《选房确认书》。

入住阶段:

选房后,申请人需与当地住房保障中心签订《廉租房租赁合同》,合同明确租期(通常 3 年)、租金、押金(多数城市廉租房押金极低,如 500 元)、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条款;

缴纳首月租金及押金后,领取房屋钥匙,办理入住手续;

入住后,需遵守廉租房管理规定(如不得转租、不得擅自装修、按时缴纳租金),住房保障部门会定期核查入住情况(如每年 1 次),确保房源合理使用。

廉租房的分词解释

拼音:lián

廉洁:清~。~耻。(价钱)低;便宜:低~。价~物...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ū

出代价借用:~照相机。把东西借给别人而收取一定的...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fáng

房子:一所~。三间~。瓦~。楼~。平~。房间:卧...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