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共有19人阅读

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DST),也叫夏时制,又称 “日光节约时制” 和 “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以下是关于夏令时的详细介绍:

起源与发展:1784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巴黎人起床晚浪费日光,便写信建议人们早睡早起,但未建议实行夏令时。1907 年,英国建筑商威廉・维莱特发表《日光的浪费》,提议调整作息时间利用夏季日光,并在企业进行试验,测算结果显示照明可节约大量资金。1908 年,罗伯特・皮尔斯提出《皮尔斯关于日光节约的议案》,但因农场主反对未通过。1916 年,德意志帝国在一战期间为节约能源,成为第一个实行夏令时的国家,随后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也先后实行。1966 年,美国颁布《美国统一时间法案》,对夏令时进行统一规定。1997 年,欧盟统一规定夏令时的开始时间为每年 3 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结束时间为 10 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该规定沿用至今。

实行目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能源。在高纬度地区,夏季日出时间早,实行夏令时能有效利用日光和太阳能,从而节省能源。例如,英国每年可节约 15% 的电力和煤气消耗,德国节约了 2 亿马克,法国仅照明方面就能节约 4% 的能源,前苏联每年可节约 25 亿度电,美国平均每天可减少 1% 的用电量。此外,夏令时还可以促进消费,因为延长的日照时间会让人们更愿意外出购物、运动、旅游等,有利于零售和餐饮业。

具体做法:美国大多数州每年在 3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凌晨 2 点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在 11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 2 点再拨慢一小时。澳大利亚实行夏令时的地区每年春季 10 月第一个星期日 2 点拨快一小时,次年秋季 4 月第一个星期日 2 点拨慢一小时。

利弊分析:从优点来看,除了节约能源和促进消费外,还有研究表明夏令时对患有夜盲症的人有好处,也能让人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且晚间日照更长,交通事故和犯罪率会略有下降。但夏令时也存在缺点,在空调普及的中纬度地区,夏令时可能会使夏季炎热的下午延长一小时,导致民众多使用一小时空调,消耗的能源不减反增。同时,夏令时的调整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增加心脏病发作、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的风险,还会给航空公司、银行系统等带来时间调整的麻烦,对科学记录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的情况:1919 年,中国曾在上海、天津等地实行过夏令时,仅维持了一年。1988 年至 1991 年,中国国务院宣布重新实施夏令时,具体时间安排是每年 4 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 2 时,将时针拨到 3 时作为夏令时开始时间;每年 9 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 2 时,将时针拨回到 1 时作为夏令时结束时间。1992 年,由于中国南北温差大、东西时差大等因素,实行统一的北京时间会导致部分地区无法节约电力,给人们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带来不便,国务院宣布暂停夏令时。

夏令时的分词解释

拼音:xià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指中国...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ìng líng lǐng

[lìng]命令。使得:...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í

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时代;时候:古~。...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