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甘油三酯高即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是血脂异常的常见类型之一,对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正常范围与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甘油三酯(TG)的正常范围及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1.7 mmol/L
边缘升高:≥1.7 mmol/L 且<2.3 mmol/L
升高:≥2.3 mmol/L
可能的原因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糖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动物内脏等),会导致体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饮酒、吸烟、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等,都可能引起甘油三酯代谢异常。
疾病影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遗传因素: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容易出现甘油三酯升高。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可能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上升。
潜在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甘油三酯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胰腺炎:当甘油三酯严重升高(通常>5.6 mmol/L)时,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脂肪肝:过多的甘油三酯在肝脏内沉积,可能导致脂肪肝,长期发展还可能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蛋糕、糖果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体重。
生活方式改善:
坚持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甘油三酯水平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甘油三酯严重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如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烟酸类药物等。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基础疾病,有助于改善甘油三酯代谢异常。
定期监测
甘油三酯高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一般建议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血脂水平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甘油三酯高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代谢异常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能够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