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礼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21:45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47

“周公之礼” 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最初指西周时期周公旦制定的礼仪规范,后来在民间语境中逐渐演变为夫妻同房的委婉说法,这一含义在传统文化中更为人熟知。

一、本义: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

周公即周公旦,是西周初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曾辅佐周武王、周成王,为巩固周王朝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礼乐制度,统称 “周礼”。

“周公之礼” 的本义是指这套以 “礼” 为核心的社会规范体系,内容涵盖国家治理(如君臣礼仪、祭祀制度)、社会伦理(如家庭尊卑、人际交往)、行为准则等,旨在通过明确的礼仪划分等级、规范秩序,奠定了古代中国 “礼治” 的基础。

例如,周礼中对祭祀的流程、君臣相见的礼节、家族中长幼尊卑的相处规范等都有详细规定,成为后世儒家思想 “克己复礼” 的重要源头。

二、衍生义:夫妻同房的委婉说法

在民间文化中,“周公之礼” 逐渐被赋予了更具体的含义 —— 专指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这一衍生义的形成与古代对 “礼” 的延伸解读有关:

周礼强调家庭伦理,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夫妻关系被视为 “人伦之始”。古代认为,夫妻同房是婚姻中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区别于非婚姻关系的苟合),是 “礼” 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

民间为表达含蓄,便以 “行周公之礼” 代指夫妻同房,既符合传统对性话题的委婉表达习惯,也暗含 “这是符合礼仪与伦理的行为” 之意。

文化背景与影响

古代中国对性话题较为避讳,常用 “礼”“伦” 等概念对其进行包装,体现了 “以礼规范万事” 的传统观念。“周公之礼” 的衍生义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 将夫妻间的亲密行为纳入 “礼” 的框架,既强调其合法性(限于婚姻内),又保持了表达的含蓄性。

这一说法至今仍在一些传统语境或文学作品中使用,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委婉表达。

周公之礼的分词解释

拼音:zhōu

周围;圆形的外围:四~。圆~。绕地球一~。环绕;...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gōng

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ī

之[zhī]〈动〉(会意。...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ǐ

礼[lǐ]〈动〉(会意。从...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