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组通常是指高考综合改革后出现的 “院校专业组” 概念。它是高校将招生专业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若干个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相关介绍如下:
设置规则:高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专业组。同一招生院校中,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以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招生,也可以分别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内招生,而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不能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招生。同时,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计划属性、生源范围、考生资格、其他特殊要求等应保持一致,如不一致,应分开设置院校专业组。
举例:某大学物理类可能设置多个专业组,如 105 专业组包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 6 个专业,107 专业组包含通信工程在内的 10 多个专业,109 专业组只包含护理学 1 个专业。也可能设置历史专业组,包含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
填报方式:考生填报志愿时以 “院校专业组” 为单位进行填报,而非传统模式下的 “院校 + 专业” 方式。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填报单位,投档时以 “院校专业组” 为单位进行投档,档案直接投到院校设置的院校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