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 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 “毕竟” 在诗中的意思是 **“到底、终究”**,用于强调西湖六月景色的独特与美好,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语气。
诗句背景与含义解析
全诗语境:
原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背景:诗人在六月送别友人时,以 “毕竟” 开篇,突出西湖盛夏景色与其他季节的截然不同,随后用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 的壮阔画面,展现西湖夏日的极致美景。
“毕竟” 的强调作用:
“毕竟” 在古文中常用来表达对某种事实或结论的肯定,相当于 “终归、到底”。此处诗人用 “毕竟” 强调:无论如何,西湖六月的风光终究是独一无二的,暗含 “这才是西湖最动人的时刻” 的感慨。
拓展:“毕竟” 的古今义对比
时期 含义 示例
古代 终究、到底(表强调) “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究竟、到底(表疑问) “毕竟人间未成准”(李商隐《早起》)
现代 终归、到底(表强调原因) “他毕竟是个孩子,别太苛责。”
延伸:杨万里诗歌中的 “毕竟” 用法
在宋代诗词中,“毕竟” 常用于点明事物本质或强化情感,如:
“毕竟西湖六月中”—— 以 “毕竟” 突出季节对景色的决定性影响;
“毕竟英雄谁得似,相逢且莫问行藏”(辛弃疾)—— 用 “毕竟” 强调英雄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