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蓝光:波长 460-500nm 的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调节人体生物钟(帮助区分白天黑夜)、提升注意力和情绪,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至关重要(比如白天看东西清晰,离不开有益蓝光的参与)。
有害蓝光:波长 400-450nm 的蓝光,穿透力极强,能穿透角膜、晶状体,直达眼底黄斑区。长期暴露在这类蓝光下(比如每天看手机、电脑超 4 小时),会导致:① 眼疲劳、干涩(睫状肌长期紧张);② 视力下降(黄斑区感光细胞受损);③ 睡眠紊乱(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失眠)。
而 “防蓝光”,核心是通过技术手段,选择性过滤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电视)发出的 “有害蓝光”,同时尽量保留 “有益蓝光”,减少蓝光对眼睛的长期损伤,不是 “完全隔绝所有蓝光”(若完全隔绝,会导致看东西偏色、影响生物钟)。
钢化膜防蓝光 / 手机钢化膜防蓝光:指 “带有防蓝光功能的钢化膜”,贴在手机、平板屏幕上后,膜的表面或基材会过滤掉部分有害蓝光 —— 这类钢化膜多为 “镀膜型”(表面镀防蓝光膜)或 “基材型”(基材中添加蓝光吸收剂),特点是 “即贴即用”,无需更换设备,适合已购买普通手机的用户,性价比高。
注意:劣质防蓝光钢化膜可能过滤过度,导致屏幕偏色严重(如看白色屏幕呈深黄色),选购时需选 “有害蓝光过滤率 30%-40%” 的产品(包装上会标注)。
电视防蓝光是什么意思:指电视通过 “硬件或软件” 实现防蓝光功能,常见两种方式:① 硬件防蓝光(屏幕背光中减少有害蓝光芯片,从源头降低蓝光强度);② 软件防蓝光(系统中添加 “防蓝光模式”,开启后屏幕色温变暖,过滤部分有害蓝光)。
电视防蓝光更适合 “长期看大屏的人群”(如追剧、看直播),硬件防蓝光效果比软件更持久,且不会明显偏色(软件防蓝光开启后,屏幕可能偏黄)。
眼镜防蓝光:指 “能过滤有害蓝光的眼镜”,核心功能在 “镜片”—— 无论是平光镜还是近视镜,只要镜片具备防蓝光能力,就是 “防蓝光眼镜”,适合 “每天看电子屏幕超 2 小时的人群”(如上班族、学生党)。
防蓝光平光是指 “无近视度数的防蓝光眼镜”,即 “平光镜 + 防蓝光功能”,适合 “视力正常的人群”—— 比如不近视的上班族,每天看电脑时戴,能缓解眼疲劳;睡前看手机时戴,能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避免失眠。
这类眼镜价格较低(百元左右),但需注意:若本身有轻度近视却长期戴平光防蓝光眼镜,可能因视物模糊加重眼疲劳,建议先验光,有近视则选 “近视防蓝光眼镜”。
镜架防蓝光是 “镜架搭配的镜片具备防蓝光功能”,商家为了宣传噱头,故意强调 “镜架防蓝光”。
选购时只需关注 “镜片是否有防蓝光标识”(如镜片上有 “BLUE BLOCK” 字样,或包装标注 “有害蓝光过滤率”),无需纠结镜架是否 “防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