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战” 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7 年前后)提出的三大关键任务,核心是解决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风险、民生短板和生态难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扫清障碍。
这一概念最早在 2017 年 10 月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随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进一步细化,成为新时代初期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抓手。其本质是 “补短板、防风险、促协调”,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大攻坚战” 的核心内容:具体是哪三大、任务是什么
“三大攻坚战” 并非笼统概念,而是有明确指向的三大领域,每一项都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至今仍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第一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核心目标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尤其是金融领域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避免因风险爆发影响发展大局。
重点任务
金融风险防控:整治影子银行、P2P 网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问题,规范金融机构行为,防止资金 “脱实向虚”(比如避免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炒作,而不支持实体经济);
经济领域风险:防范企业债务违约、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波动等风险,确保经济增长 “稳中有进”;
其他领域风险:包括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风险的应对,比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
2. 第二大攻坚战:精准脱贫
核心目标
到2020 年实现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
重点任务
“精准” 施策:避免 “大水漫灌”,通过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针对不同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制定方案(比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
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防止返贫:脱贫后建立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人口及时干预,巩固脱贫成果(后续衔接 “乡村振兴” 战略,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发展)。
3. 第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
核心目标
打好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绿色发展。
重点任务
蓝天保卫战:整治工业废气、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减少雾霾天气,提升空气质量(比如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管控扬尘);
碧水保卫战:治理河流、湖泊、海洋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比如长江经济带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净土保卫战:防控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垃圾分类和危险废物处置(比如禁止工业废渣随意堆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三大攻坚战” 的战略地位:谁是首位、为何重要
在 “三大攻坚战” 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处于优先位置,原因在于:风险一旦爆发(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会直接冲击经济根基,导致脱贫成果受损、生态治理资金断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 相当于 “先守住底线,才能稳步推进其他任务”。
三者的关系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精准脱贫能减少社会矛盾,为防范风险奠定民生基础;
污染防治能推动绿色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生态保障;
防范风险能确保资金、资源集中投向脱贫和环保领域,避免 “顾此失彼”。
“三大攻坚战” 的实施意义:对国家和民生的影响
对国家发展:
如期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就(2021 年我国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后续 “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 等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我国从 “高速增长” 转向 “高质量发展”。
对民生改善:
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了 “吃不饱、穿不暖” 的问题,贫困地区教育、医疗、住房条件大幅改善;
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 “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 的愿望逐步实现;
金融风险、经济波动得到有效控制,就业、收入更稳定,民生安全感显著增强。
常见疑问解答
“三大攻坚战” 和 “三大攻坚战役” 是一回事吗?
不是。“三大攻坚战役” 通常指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军事领域);而 “三大攻坚战” 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领域的战略任务,二者背景、领域完全不同,需注意区分。
现在还提 “三大攻坚战” 吗?
2020 年精准脱贫目标实现后,“三大攻坚战” 的重点转向 “巩固成果、深化推进”:比如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延伸到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科技领域 “卡脖子” 风险;“污染防治” 衔接 “碳达峰碳中和”;“精准脱贫” 衔接 “乡村振兴”,其核心逻辑仍在指导国家治理。
地方层面的 “三大攻坚战” 有差异吗?
整体目标一致,但地方会结合实际细化任务:比如北京的 “三大攻坚战” 会侧重 “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的风险防控”“城乡结合部脱贫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如 PM2.5 管控)”;而西部省份可能更侧重 “乡村振兴衔接脱贫”“生态脆弱区污染防治”。
综上,“三大攻坚战” 不仅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关系国家发展、民生福祉的 “关键之战”。理解其内涵,能更清晰地把握我国近年来的发展逻辑和民生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