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 “中图法”)中给各类文献赋予的分类标识符号,用于对图书、论文、期刊等文献进行系统分类和组织,方便图书馆管理、文献检索及学术资源的规范化整理。它是我国图书馆、出版机构、学术期刊等领域普遍采用的文献分类标准。
一、核心作用
文献分类:将不同主题的文献归入特定类别,使海量文献有序化,比如 “文学类”“医学类”“工程技术类” 等都有对应的分类号。
检索便利:读者或研究者可通过中图分类号快速定位某一领域的文献(如图书馆书架按分类号排列,数据库可按分类号筛选文献)。
学术规范:学术论文(尤其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通常要求标注中图分类号,明确论文所属学科领域,便于学术交流和资源整合。
二、编码规则
中图分类号采用字母 + 数字 + 符号的组合形式,层级清晰,反映文献的学科归属和细分领域:
首字母代表一级大类(共 22 个),例如: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I:文学
R:医药、卫生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字母后的数字代表二级及以下细分类目,通过小数点、短横线等进一步细分,例如:
I24:小说(中国文学下的二级类目)
I247.5:当代小说(小说类下的细分,“7” 代表当代,“5” 代表长篇小说)
TP311.13: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计算机技术下的细分领域)
三、常见一级大类举例
分类号 学科领域 分类号 学科领域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 N 自然科学总论
B 哲学、宗教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D 政治、法律 Q 生物科学
E 军事 R 医药、卫生
F 经济 S 农业科学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T 工业技术
H 语言、文字 U 交通运输
I 文学 V 航空、航天
J 艺术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K 历史、地理 Z 综合性图书
四、实际应用场景
图书馆:图书封面或书脊会标注中图分类号,书架按分类号顺序排列,方便读者按学科查找。
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首页或摘要下方通常会标注中图分类号(如 “中图分类号:TP391.41”),明确论文所属的技术领域。
文献数据库: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可通过中图分类号筛选文献,例如搜索 “R54” 可快速找到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相关论文。
五、如何查询中图分类号?
图书馆官网:许多图书馆提供 “中图法分类表” 在线查询工具。
学术数据库: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在文献详情页会标注分类号,可参考同类论文的分类号。
专业工具书: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版为第 5 版),详细列举了各级类目及对应编码。
总之,中图分类号是文献管理和学术研究中重要的 “导航工具”,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实现了文献资源的规范化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