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切片特指医生从女性生殖系统(如宫颈、子宫、卵巢)或相关部位(如膀胱,因女性膀胱与生殖系统邻近,病变常关联)取少量组织样本,制成薄片后用显微镜观察,明确病变性质的病理检查操作—— 简单说,就是 “通过看组织细胞,搞清楚妇科异常(如白带异常、宫颈出血、肿块)到底是什么问题”,是诊断妇科炎症、癌前病变、癌症的 “金标准”,比单纯的妇科内检、B 超更精准。
比如女性出现同房后出血,医生会建议做 “妇科切片”,从宫颈取一小块组织,判断是否有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
“活检” 是 “活体组织检查” 的简称,“妇科活检切片” 就是 “从女性活体组织上取样本做切片”,其中 “妇科宫颈切片” 是最常见的类型 —— 比如宫颈癌筛查(TCT+HPV)异常时,医生会做 “宫颈活检切片”,在宫颈上取 3-4 块细小组织(类似芝麻大小),明确是否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是宫颈癌诊断的关键步骤。
妇科膀胱切片:针对女性膀胱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病变(如膀胱炎症、膀胱肿瘤,女性膀胱癌可能与妇科炎症刺激相关),医生从膀胱黏膜取组织做切片,判断病变性质。比如女性反复尿频、尿痛,B 超发现膀胱壁增厚,会做膀胱切片排除恶性肿瘤。
妇科手术切片:指 “妇科手术中或手术后取组织做切片”,比如做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术后取一小块肌瘤组织做切片,判断肌瘤是良性还是有恶变倾向(极少数子宫肌瘤会恶变);做卵巢囊肿手术,取囊肿壁组织做切片,排除卵巢癌。
妇科切片冷冻 / 妇科冰冻切片:指妇科手术中发现疑似恶性病变(如卵巢肿块看起来像癌症)时,取组织样本立即放入 - 20℃~-30℃冰冻机快速冷冻,30 分钟内出初步切片结果,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当场扩大手术范围(如从 “囊肿切除” 改为 “卵巢全切”),避免二次手术。
妇科石碏切片(应为 “石蜡切片”):是妇科切片的 “常规处理方式”,“石蜡” 是固定组织的材料 —— 取好的妇科组织样本,经过固定、脱水、用石蜡包裹后,切成薄如纸的切片,贴在玻璃片上染色,这个过程需要 3-5 天,出的结果更精准,是最终诊断的依据(冰冻切片是初步诊断,石蜡切片是 “金标准”)。比如宫颈活检后,最终的病理报告就是基于 “石蜡切片”。
妇科玻璃切片:指 “贴有妇科组织切片的玻璃片”,组织样本经过处理后会固定在玻璃片上,方便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报告出具后会存档,后续复查时可对比参考。
妇科切片 PH 阳性:是 “人乳头瘤病毒(HPV)” 的误写(常见笔误),正确表述是 “妇科切片 HPV 阳性”,意思是 “在宫颈或阴道组织切片中,检测到了 HPV 病毒(尤其是高危型 HPV,如 HPV16、18 型)”——HPV 阳性不代表 “确诊宫颈癌”,但说明有 “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的风险,需要结合切片中细胞的形态(如是否有异型细胞)进一步判断:
若切片仅 HPV 阳性,细胞正常:定期复查即可(如每 6 个月查一次 TCT);
若 HPV 阳性且细胞有异型:需做进一步治疗(如宫颈锥切术),防止病变发展为癌症。
注意:若真是 “PH 值阳性”(极少用于妇科切片),可能是指组织酸碱度异常,多提示有细菌性阴道炎等炎症,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生理切片” 不是妇科专用术语,在妇科领域多是 “妇科生理组织切片” 的简称,指 “用正常女性生殖系统组织(如健康的宫颈黏膜、子宫内膜)制成的切片”,主要用于医学教学(如医学生学习正常妇科组织的细胞形态),不是针对患者的 “诊断切片”,普通女性做妇科检查不会涉及。
做妇科切片疼吗?有风险吗?
1. 疼痛程度:轻微不适,不用怕
宫颈活检切片:宫颈上神经少,取样本时可能有轻微酸胀感或少量出血(1-2 天内消失),不用打麻药;
手术中切片:多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患者完全没感觉;
膀胱切片:需做膀胱镜,可能有尿道不适感,局麻后可缓解。
2. 风险极低,注意术后护理即可
主要风险是 “少量出血”,术后避免同房、盆浴 1-2 周,遵医嘱用消炎药,避免感染;
极少数人可能出现 “感染、创口愈合慢”,及时就医处理即可,正规医院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