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 是汉语中常用的副词性短语,核心含义是 “极短的时间内”,侧重描述动作、事件或状态在瞬间发生、快速变化,强调时间的 “短暂性” 与 “突发性”,常用来表现场景或情绪的快速转折,是口语和书面语中传递 “瞬间感” 的高频表达。
一、核心含义与语法功能
1. 基本释义
指 “极短的片刻、一眨眼的功夫”,突出时间流逝之快,事件发生或结束的速度超出预期。例如:“天空原本晴朗,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暴雨。”(强调 “从晴到雨” 的变化毫无预兆、瞬间完成)
2. 语法用法
主要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位置灵活,可在句首、句中,偶尔可用于句末(需搭配语气词,口语化场景):
句首:“顷刻间,洪水漫过了河堤,村民们紧急向高处转移。”(修饰整个句子,开门见山突出事件的突发性)
句中:“他刚说完这句话,全场的掌声顷刻间响了起来。”(修饰动词 “响”,说明动作发生的速度之快)
句末(口语化):“刚才还热闹的街道,一下子就空了,顷刻间啊!”(搭配语气词 “啊”,强化对 “瞬间变化” 的感叹)
二、近义词辨析(与 “刹那间”“转眼间”“一瞬间”)
“顷刻间” 与多个近义词语义相近,但在 “时间尺度感知”“语气强度” 和 “使用场景” 上存在细微差异,具体对比如下:
词语 核心侧重 时间尺度感知 语气风格 适用场景差异 例句对比
顷刻间 强调 “短时间内的显著变化”,可包含 “过程感”(虽短但可感知) 稍长于 “刹那间”“一瞬间”(约几秒到十几秒),感知上更侧重 “快速完成的过程” 中性,书面与口语均可,可带轻微紧迫感 适合描述 “有明显变化过程” 的瞬间事件(如天气变化、场景切换、情绪爆发) 原本平静的湖面,顷刻间被狂风掀起了巨浪。(“起浪” 是有过程的快速变化)
刹那间 强调 “时间极短,近乎瞬时”,无过程感 最短(毫秒级),感知上 “几乎同时发生” 偏书面,语气更强烈,带 “震撼感” 适合描述 “无过程、突发性极强” 的事件(如意外发生、瞬间反应) 汽车失控冲向行人的瞬间,交警刹那间冲上去将人拉开。(动作近乎瞬时,无明显过程)
转眼间 强调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快速流逝”,带 “不经意感” 稍长(几秒到几分钟),感知上 “不知不觉就过去” 偏口语,语气轻松,无紧迫感 适合描述 “随时间自然变化” 的场景(如景物变化、时间推移) 聊了几句家常,转眼间天色就暗了下来。(“天黑” 是自然变化,过程中未刻意关注)
一瞬间 强调 “时间极短,聚焦某个瞬间节点” 短(秒级),感知上 “某个特定节点的瞬间” 中性,口语化程度高,使用最灵活 通用场景,可描述突发或自然变化,侧重 “节点感” 看到多年未见的好友,她一瞬间红了眼眶。(“红眼眶” 是某个节点的瞬间反应)
三、典型使用场景与例句
1. 自然现象 / 环境变化场景
描述天气、景物等快速变化,突出 “突发性”:
午后的阳光还很强烈,顷刻间就被乌云完全遮住,天地间一片昏暗。
地震发生时,高楼旁的围墙顷刻间坍塌,扬起漫天尘土。
2. 事件突发 / 紧急场景
描述意外、冲突等快速发生,传递 “紧迫感”:
商场的防火警报一响,原本拥挤的人群顷刻间向安全出口疏散。
他手中的玻璃杯没拿稳,顷刻间摔在地上碎成了碎片。
3. 情绪 / 状态快速转变场景
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在瞬间发生明显变化:
听到儿子考上理想大学的消息,她的眼泪顷刻间流了下来,又哭又笑。
原本热闹的会议室,在领导走进来的那一刻,顷刻间安静下来。
四、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与 “缓慢”“逐渐” 等表 “长时间变化” 的词语连用,否则会造成逻辑矛盾。例如:“水位顷刻间缓慢上升”(错误,“顷刻间” 与 “缓慢” 语义冲突,应删去其一)。
书面语中,若需更强调 “震撼感”,可替换为 “刹那间”;口语中,若描述 “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用 “转眼间” 更自然;“顷刻间” 的优势在于兼顾 “快速过程” 与 “中性语气”,适用范围更广。
可与 “就”“便” 等副词搭配,强化 “瞬间完成” 的效果,例如:“铃声一响,学生们顷刻间就冲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