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03日共有11人阅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出自其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这句诗以明快的节奏、壮丽的意象,勾勒出诗人乘舟东下的轻快心境,堪称唐诗中 “情景交融” 的典范,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一、诗句背景与创作情境

要理解这句诗的意境,需先结合李白的创作背景:

时代与地点:诗句中的 “白帝”,指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是长江三峡的重要地标(古属夔州)。此地地势高峻,常有云雾缭绕,清晨时分云雾与霞光交织,易形成 “彩云间” 的壮丽景象。

创作契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此前,李白因卷入 “安史之乱” 中的永王李璘谋反案,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当他乘船行至白帝城时,突然接到朝廷 “赦免令”,得以获释东归。压抑已久的心情瞬间释放,他当即乘舟顺长江而下,途中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

因此,“朝辞白帝彩云间” 不仅是对清晨景色的写实,更暗含着诗人 “重获自由” 的轻快与喜悦 —— 晨光、彩云、白帝城,都因心境的转变而显得格外明朗。

二、诗句解析:意象与情感的融合

这句诗仅 7 字,却兼具 “画面感” 与 “节奏感”,堪称 “炼字精妙” 的范例:

“朝辞”:点明时间是 “清晨”,“辞” 字简洁有力,既指 “告别白帝城”,也暗含 “告别流放困境” 的隐喻,开篇即奠定 “轻快出发” 的基调,无丝毫拖沓。

“白帝”:以地名入诗,既交代了出发地点,又因 “白帝城” 的历史厚重感(曾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为诗句增添了一丝沧桑底色,与诗人 “历经波折后获释” 的人生境遇形成微妙呼应。

“彩云间”:这是全诗最富想象力的意象 —— 白帝城建于高山之上,清晨时山间云雾未散,霞光映照下,云雾化作 “彩云”,仿佛白帝城悬浮在 “彩云之间”。

这一描写并非单纯的写景:一方面,“彩云” 象征 “吉祥与希望”,暗合诗人获释后的心境;另一方面,“间” 字巧妙勾勒出 “城在云中、人在城中” 的层次感,让画面立体而灵动,读来如临其境。

三、全诗脉络:从 “辞城” 到 “归乡” 的轻快节奏

《早发白帝城》全诗四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是开篇第一句,为后续诗句的 “轻快” 埋下伏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写 “起点与心境”,以 “彩云” 衬喜悦;

第二句 “千里江陵一日还” 用 “千里” 与 “一日” 的对比,凸显长江顺流而下的迅疾,暗合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后两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 “猿声”(三峡常见的自然声响)为背景,用 “轻舟过万重山” 的动态,将 “轻快” 的节奏推向高潮 —— 猿声还在耳边,船已越过无数山峦,既写实(三峡多山),也隐喻 “困境已远,前路开阔”。

整首诗以 “朝辞” 开篇,以 “已过” 收尾,节奏一气呵成,恰如诗人乘舟而下的流畅,而 “朝辞白帝彩云间” 正是这一 “轻快节奏” 的起点。

四、诗句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朝辞白帝彩云间” 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核心在于它兼具 “自然之美” 与 “人性之真”:

艺术价值:李白用极简的文字,将 “时间(朝)、地点(白帝)、景物(彩云)、动作(辞)” 融为一体,画面鲜明、意境开阔,开创了唐诗中 “以景喻情” 的经典范式,后世诗人多有借鉴(如杜甫、苏轼笔下的 “江景”,均可见其影响)。

文化符号:这句诗不仅是对白帝城与长江三峡的经典描写,更成为 “重获自由、心境明快” 的文化象征 —— 后世每当人们经历困境后迎来转机,常会引用这句诗表达喜悦与释然。

流传广度:该诗语言通俗却意境高远,兼具 “雅” 与 “俗” 的特质,不仅被收录于各类唐诗选本,更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人自幼熟知的经典诗句,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而不衰。

总之,“朝辞白帝彩云间” 并非单纯的写景句,而是李白将 “人生境遇” 与 “自然景色” 完美融合的结晶 —— 它既是对长江三峡清晨美景的写实记录,也是诗人 “历经波折后重获自由” 的心境写照,堪称唐诗中 “情景合一” 的巅峰之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分词解释

拼音:cháo zhāo

[cháo]朝廷(跟“野”相对):上~。在~...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í

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言语文词:~令。修~。...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bái

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光亮;明亮:东方...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dì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天~。玉皇大~。...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cǎi

颜色:五~。~云。彩色的丝绸:剪~。张灯结~。...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ún

1.说:人~亦~。不知所~。2.表示强调:岁~暮...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iān jiàn

[jiān]方位词。中间:彼此~。同志之~。...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