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09日共有34人阅读

“老夫聊发少年狂” 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的经典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开篇句,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豪迈气魄的名句之一,堪称苏轼 “豪放词风” 的标志性表达。

1. 词句背景与出处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 ,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彼时他已 40 岁,虽身处仕途低谷,却未消沉,反而借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抒发了胸中的壮志豪情。

全词以 “狩猎” 为核心场景,从 “狂” 字切入,既写狩猎时的豪迈姿态,更暗藏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 —— 打破了传统宋词多写儿女情长的柔婉风格,开创了豪放词的新境界。

2. 词句含义解析

老夫:苏轼自称,时年 40 岁。在古代,40 岁已不算年轻,且苏轼因仕途波折,自觉有 “老态” 之感,此处自称 “老夫”,带有一种对时光的感慨,却无消沉之意。

聊发:“聊” 即 “姑且、暂且”,“发” 是 “抒发、展现”。这二字暗含深意 —— 苏轼并非真的沉溺于 “少年狂”,而是借 “狂态” 暂时释放内心的压抑,将壮志难酬的苦闷转化为豪迈的意气。

少年狂:指少年人特有的狂放、洒脱、无所顾忌的状态,具体在词中表现为 “左牵黄(牵黄狗),右擎苍(举苍鹰)” 的狩猎装束,“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的盛大场面,以及 “为报倾城随太守” 的号召力。

整句的核心是 “以老衬狂”—— 用 “老夫” 的身份反差,凸显 “少年狂” 的张力,既写出了狩猎时的畅快,更传递出 “不服老、愿报国” 的精神内核。

3. 词句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风格突破:在此之前,宋词多以柳永、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 “婉约派” 为主,侧重细腻情感与含蓄意境;而苏轼这首词以 “狂” 为魂,用词雄健、场面壮阔,直接奠定了 “豪放词派” 的基础,对后世辛弃疾、陆游等词人影响深远。

情感共鸣:“老夫聊发少年狂” 之所以流传千年,在于它精准捕捉了一种 “不甘平庸、渴望突破” 的普遍心境 —— 无论年龄大小,当人们想暂时摆脱现实束缚、重拾热血与勇气时,这句词便成了绝佳的情感代言。

4. 全词节选(助于理解语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阕中 “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 喻指当时侵扰北宋的西夏),进一步呼应了开篇的 “狂”,将个人豪情升华为报效国家的壮志,让 “老夫聊发少年狂” 的内涵更显厚重。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分词解释

拼音:lǎo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fū fú

[fū]发语词。表提示作用,常用于文言文中。...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iáo

姑且:~以自慰。~备一格。略微:~表寸心。...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fā fà

[fā]送出;交付:~货。分~。印~。~了一...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ǎo shào

[shǎo]数量小(跟“多”相对):~量。~...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nián

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kuáng

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猛烈;声势大:~...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