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9月09日共有35人阅读

“千钧一发” 是汉语中极具画面感的成语,用来形容情况万分危急、随时可能发生灾难性后果的关键时刻,核心在于凸显 “危险的紧迫性” 和 “后果的严重性”,是表达危急情境的经典表述。

一、成语溯源与字面解析

字面含义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 30 斤;“千钧” 即 3000 斤,代指极重的物体。

“发”:指头发丝,代指极细、极脆弱的事物。

字面意思是 “用一根头发丝悬挂起 3000 斤重的东西”,直观体现 “平衡极脆弱、随时会断裂” 的危急状态。

出处背景

成语最早的雏形可追溯至《汉书・枚乘传》,其中枚乘在《上书谏吴王》中写道:“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这里用 “一缕系千钧” 比喻吴王刘濞谋反的危险处境;后经演变,逐渐固定为 “千钧一发”,成为通用成语。

二、核心用法与场景

“千钧一发” 多作定语、谓语或宾语,用于描述时间紧迫、风险极高的场景,常见搭配包括 “在…… 的千钧一发之际”“处于千钧一发的关头” 等,具体可分为三类场景:

1. 现实中的危急时刻

描述客观事件中 “差一点就发生危险” 的瞬间,如事故、灾害、救援等:

示例 1:“消防员在千钧一发之际,冲进火场抱出了被困的孩子,自己的衣服都被烧破了。”

示例 2:“刹车突然失灵,司机在千钧一发时猛打方向盘,才避免了与货车相撞。”

2. 抽象的危机情境

用于形容事业、局势、关系等 “濒临崩溃” 的关键时刻,如战争、谈判、项目危机等:

示例 1:“公司资金链断裂,在能否拿到投资的千钧一发关头,合作方终于签了协议。”

示例 2:“谈判陷入僵局,眼看双方要彻底决裂,他提出的折中方案在千钧一发时挽救了局面。”

3. 文学 / 影视中的戏剧化表达

为增强情节张力,在小说、影视剧中突出角色的 “生死抉择” 或 “命运转折”:

示例:“武侠小说里,主角常在千钧一发时领悟绝世武功,反败为胜。”

三、近义成语对比

“千钧一发” 常与其他表达 “危急” 的成语混淆,可通过核心差异区分:

成语 核心侧重 适用场景差异 示例对比

千钧一发 强调 “危险的紧迫性 + 后果严重” 侧重 “瞬间的临界状态”,差一点就出事 大桥即将坍塌,他在千钧一发时跳离。

迫在眉睫 强调 “时间紧迫,急需处理” 侧重 “事情临近,必须马上行动”,不强调 “断裂风险” deadline 迫在眉睫,他连夜赶方案。

危在旦夕 强调 “危险持续存在,随时可能发生” 侧重 “危险状态的持续性”,而非 “某一个瞬间” 病人病情危在旦夕,医生正在全力抢救。

四、使用注意事项

语境适配:需用于 “真正有危险、有严重后果” 的场景,不可用于轻微的 “紧张时刻”(如 “考试快结束了,我还有一题没写,真是千钧一发”—— 此处用 “迫在眉睫” 更合适,因未涉及 “灾难性后果”)。

情感色彩:带有严肃、紧张的基调,不用于轻松语境,避免滥用导致表达失真。

总之,“千钧一发” 以生动的比喻,精准捕捉了 “危险临界点” 的紧张感,是汉语中描述危急情境的 “点睛之笔”,至今仍在日常交流、文学创作中高频使用。

千钧一发的分词解释

拼音:qiān

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锤百炼。...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ūn

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雷霆万~之势。千~一发。...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ī

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fā fà

[fā]送出;交付:~货。分~。印~。~了一...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