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8月14日共有13人阅读

“非黑即白” 是一个常用短语,形容看待事物时陷入极端化的思维模式,认为事物只有两种对立的可能(如 “对” 与 “错”、“好” 与 “坏”),忽略了中间状态或复杂的过渡情况。

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有:

批判片面思维:例如 “评价一个人不能非黑即白,他的优点和缺点往往并存”。

描述极端选择:比如 “现实中的问题很少是非黑即白的,更多是需要权衡的灰色地带”。

这种思维模式在逻辑上属于 “虚假二分法”,即人为缩小了可能性范围。生活中许多事物具有多元性,如人际关系的亲疏、事件的因果关联等,往往需要更辩证的视角,而非简单归类为两种对立情况。

非黑即白的分词解释

拼音:fēi

错误(跟“是”相对):是~。习~成是。痛改前~。...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hēi

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板。~白分明。白纸~字。脸都晒~了...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jí

靠近;接触:若~若离。可望而不可~。到;开始从事...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bái

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光亮;明亮:东方...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