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车是指新车定型时排放水平低于国 Ⅰ 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 Ⅲ 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其贴有黄色环保标志而得名。以下是具体介绍:
认定标准:我国于 2001 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Ⅰ)》等效于欧 Ⅰ 标准,2007 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Ⅲ)》等效于欧 Ⅲ 标准。国 Ⅰ 标准要求一氧化碳不得超过 3.16 克每公里,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 1.13 克每公里,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 0.18 克每公里,耐久性要求为 5 万公里。国 Ⅲ 标准要求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 0.66 克每公里,一氧化碳不得超过 2.1 克每公里,微粒不得超过 0.1 克每公里,氮氧合物不得超过 5 克每公里。达不到这些标准的车辆即为黄标车。
车辆特点:黄标车通常尾气排放污染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一辆黄标车的排放量分别相当于 5 辆国 Ⅰ、7 辆国 Ⅱ、14 辆国 Ⅲ、20 多辆国 Ⅳ 汽油车。
查询方式:车主可登陆 “机动车环保网” 的 “黄标车查询系统”,根据系统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即可得到查询结果。如查询系统中无法查到的车型车辆,须在报废拆解前到市环保部门对其查验确认。
淘汰措施:各地对黄标车淘汰主要采取三种措施,一是政府给予一定补贴鼓励车主主动提前报废黄标车;二是规定黄标车限时限区域行驶,迫使车主尽快淘汰黄标车;三是要求车主加装后处理设备,排放检验合格后换发绿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