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添作五” 是中国传统的一句俗语,常用于口语中,核心意思是双方平分某物(通常指利益、责任或物品),强调均等分配,各占一半。
含义与用法
字面拆解:“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中的一句口诀,指 1 除以 2 时,在算盘上的拨珠方法(将 1 化为 0.5,即 “添作五”),引申为 “两者平均分配,各得一半”。
适用场景:多用于涉及利益、任务或物品分割的语境,比如:
两人合伙赚了 100 元,“二一添作五”,每人分 50 元;
某项任务由两人分担,“二一添作五”,各负责一半。
文化背景与特点
来源:源于中国古代珠算文化,是传统算术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化演变,体现了民间对 “公平分配” 的朴素追求。
情感色彩:中性,不含褒贬,侧重 “简单直接的平分”,避免复杂计算或争议,带有便捷、默契的意味。
与类似表达的区别:
不同于 “五五分账”(更直白),“二一添作五” 更具口语化和传统色彩;
不涉及 “按劳分配” 或 “按需分配”,仅强调 “数量上的均等”。
例句
“这筐苹果咱们二一添作五,你一半我一半,省得计较。”
“这次的奖金不多,咱们二一添作五,也算没白忙活。”
这句俗语至今仍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既保留了传统算术文化的痕迹,又因其形象易懂,成为表达 “平分” 的经典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