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率”是衡量金融主体 “用自有资金撬动多少资金” 的指标,核心逻辑是 “以小博大”—— 用少量自己的钱,借更多的钱来开展业务,放大收益(但也会放大风险)。
它的核心公式可以简化为:
金融杠杆率 = 金融主体的总资金(自有资金 + 借入资金)÷ 自有资金
或更直观的 “负债视角”:
金融杠杆率 = 金融主体的总负债 ÷ 自有资金(也叫 “净资产”)
这里的 “金融主体”,主要包括两类:
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比如银行用自己的 10 亿元净资产(自有资金),吸收居民存款、发行债券共 90 亿元(借入资金),总资金就是 100 亿元,此时杠杆率 = 100 亿 ÷10 亿 = 10 倍,意味着 1 元自有资金撬动了 10 元资金用于放贷。
市场参与者:比如炒股的散户、做投资的企业。比如散户自己有 10 万元(自有资金),通过券商融资借入 10 万元,总资金 20 万元用来买股票,此时杠杆率 = 20 万 ÷10 万 = 2 倍,即 1 元自有资金撬动 2 元资金炒股。
举个生活类比:你想开店,自己有 20 万元(自有资金),向银行贷了 80 万元(借入资金),总资金 100 万元用来租店、进货,此时你的 “开店杠杆率” 就是 100 万 ÷20 万 = 5 倍 —— 这和金融杠杆率的 “以小博大” 逻辑完全一致。
别混淆!这些 “金融杠杆率” 相关概念讲清楚
1. 金融的杠杆率 / 金融杠杆率是什么意思啊 / 金融学杠杆率 / 杠杆率在金融中是什么意思?
这几个表述完全一致,只是口语化或学科表述的差异,核心都是前面讲的 “金融领域的以小博大指标”。比如有人问 “金融学里的杠杆率怎么算”,其实就是问 “金融主体的总资金(或总负债)除以自有资金的比例”;问 “杠杆率在金融中是啥用”,就是问 “以小博大能带来什么效果”—— 本质都是围绕 “撬动资金、放大收益与风险” 展开。
2. 金融杠杆率高 / 金融高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金融杠杆率高” 就是指金融主体 “以小博大” 的程度高,即 “自有资金占比低,借入资金占比高”。
比如:
银行 A 的杠杆率是 15 倍(自有资金 10 亿,总资金 150 亿),银行 B 的杠杆率是 8 倍(自有资金 10 亿,总资金 80 亿),那银行 A 的杠杆率更高,意味着它用 1 元自有资金撬动了 15 元资金,比银行 B 的 8 元更多。
散户 C 用 10 万自有资金融资 40 万(总资金 50 万),杠杆率 5 倍;散户 D 用 10 万融资 10 万(总资金 20 万),杠杆率 2 倍,那散户 C 就是 “高杠杆操作”。
高杠杆的核心影响是 “双向放大”:
赚的时候赚更多:比如散户用 20 万(10 万自有 + 10 万融资)买股票,股票涨 10%,赚 2 万,相对于自有资金 10 万,收益率是 20%(比不用杠杆的 10% 翻倍);
亏的时候亏更多:如果股票跌 10%,亏 2 万,相对于自有资金 10 万,亏损率是 20%(同样翻倍),一旦跌 50%,20 万本金亏 10 万,自有资金就亏完了,还可能欠券商钱(即 “爆仓”)。
3. 非金融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非金融杠杆率” 是和 “金融杠杆率” 相对的概念,指金融领域之外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程度,核心是衡量 “非金融部门的负债压力”,公式通常是:
非金融杠杆率 = 非金融部门总负债 ÷ 国内生产总值(GDP)
它主要包括三类:
居民杠杆率:居民家庭总负债(房贷、车贷、消费贷等)÷ GDP(比如前面讲过的 “重庆居民杠杆率” 就属于此类);
政府杠杆率:政府总负债(国债、地方政府债等)÷ GDP;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企业总负债(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 GDP(比如制造业企业为扩产借的钱,都算在企业负债里)。
简单说:“金融杠杆率” 看的是 “银行、券商等金融主体的撬动能力”,“非金融杠杆率” 看的是 “老百姓、政府、工厂等非金融主体的负债情况”,两者共同构成 “宏观杠杆率”(全社会总负债 ÷GDP),是判断整体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
为什么要关注金融杠杆率?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很多人觉得 “金融杠杆率是专业术语,和我没关系”,其实它直接影响你的钱袋子、投资和生活:
1. 影响你的存款安全
银行是高杠杆运作的典型(通常杠杆率 10-15 倍),如果银行杠杆率过高,且放贷的钱收不回来(比如很多企业违约不还款),银行就可能面临 “资不抵债” 风险 —— 此时即使有存款保险,也可能影响你取钱的效率;若监管及时控制银行杠杆率(比如要求银行多留自有资金),就能降低这种风险,你的存款更安全。
2. 影响你的投资收益与风险
如果你炒股、买基金,会直接接触 “杠杆”:
用杠杆炒股(比如融资融券),若行情好,收益翻倍;若行情差,可能亏光本金,甚至被券商强制平仓(“爆仓”);
买的基金如果是 “高杠杆基金”(比如一些期货基金),净值波动会比普通基金大 —— 涨的时候比其他基金赚得多,跌的时候也亏得更狠。
了解金融杠杆率,能帮你判断 “投资品的风险程度”:杠杆率越高,风险越大,需谨慎参与。
3. 影响整体经济环境
如果全社会金融杠杆率过高(比如企业都借很多钱扩产,居民都借很多钱买房),一旦经济下行(比如企业卖不出货,居民失业还不上房贷),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企业违约→银行坏账增加→银行收紧贷款→更多企业缺钱倒闭→居民收入下降,最终影响每个人的就业和收入。
而监管部门 “降杠杆”(比如要求企业少借钱、银行少放贷),就是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让经济更稳健。
总结:3 句话快速掌握金融杠杆率
核心是 “以小博大”:用自有资金撬动更多借入资金,公式 = 总资金(或总负债)÷ 自有资金;
“高杠杆”= 撬动程度高:收益和风险双向放大,可能赚更多,也可能亏到爆仓;
和生活密切相关:影响存款安全、投资风险,甚至整体经济环境,看懂它能帮你更理性决策。
下次再看到 “金融杠杆率” 相关新闻,你就能快速判断:这是在说金融主体的撬动能力,高杠杆要警惕风险,低杠杆更稳健 —— 再也不用被专业术语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