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年07月21日 21:27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10

“连中三元” 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极具含金量的荣耀,指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分别获得 “解元”“会元”“状元” 的称号,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成就。

一、科举背景与 “三元” 含义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 “举人”,第一名称为 “解元”(“解” 此处读 jiè,意为 “发送”,指举子被解送中央参加会试)。

会试:乡试后次年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考中者为 “贡士”,第一名称为 “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贡士进行策问,考中者为 “进士”,第一名即为 “状元”,是科举金字塔的顶端。

“连中三元” 即一人在这三级考试中连续夺冠,意味着从地方到中央的层层选拔中,始终保持顶尖水平,难度极高。

二、历史上的 “连中三元” 者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如明清时期乡试录取率常不足 1%),加上考试内容严苛、偶然因素众多,历史上 “连中三元” 的人极少,有据可考者仅 18 人左右(不同史料记载略有差异),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唐朝:崔元翰(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者)、张又新。

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寘、冯京(宋朝是 “连中三元” 最多的朝代,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的成熟)。

明朝:黄观(因靖难之役被朱棣除名,后恢复名誉)、商辂(明朝唯一公认的连中三元者,官至内阁首辅)。

清朝:钱棨(乾隆年间,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级考试均为第一,堪称 “六元状元”,极为罕见)。

三、文化意义与象征

“连中三元” 不仅是个人才华的证明,更被视为 “文曲星下凡” 的吉兆,成为社会推崇的文化符号。在民间,它常被用来寓意 “事事顺遂、步步高升”,衍生出相关的吉祥图案(如三只桂圆或荔枝象征 “三元”),至今仍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被引用,比喻在某一领域连续取得优异成绩(如 “他在三次大赛中连夺冠军,堪称现代版‘连中三元’”)。

这一说法背后,既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严苛与公平(相对而言),也承载了中国人对 “极致卓越” 的追求与向往。

连中三元的分词解释

拼音:lián

连接:心~心。骨肉相~。天~水,水~天。藕断丝~。这两句话~不起来。...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ōng zhòng

[zhōng]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ān

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表示多数或多次:...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yuán

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