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年07月14日 21:26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15

“分庭抗礼” 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双方实力相当、地位平等,能够相互抗衡、对峙,彼此不分上下。它的核心含义是 “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对抗或并立”。

成语出处

该成语源于古代礼仪:古代宾主相见时,会分别站在庭院的两边(“分庭”),相对行礼(“抗礼”,“抗” 意为 “对等”)。后来逐渐引申为双方地位平等、实力相当,可以相互抗衡。

用法与场景

适用对象:多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对立的势力、群体、个体等,强调 “对等性” 和 “对抗性”。

例句解析:

两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各有所长,如今已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强调两家公司实力相当,相互竞争)

他在书法界的地位日渐提升,足以与老一辈大师分庭抗礼。(指个人实力达到可与权威对等抗衡的程度)

这两个学派观点对立,多年来一直分庭抗礼,推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描述群体间的对等对峙与并存)

注意点

与 “势均力敌” 的区别:“分庭抗礼” 更强调 “对抗” 或 “并立的姿态”,而 “势均力敌” 仅强调 “实力相等”,不一定包含对抗意味。

不可用于实力悬殊的对象:例如 “弱小的部落与强大的帝国分庭抗礼” 就不恰当,因为双方实力不对等,不符合 “对等” 的核心含义。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生动地表现出双方在竞争、对峙中的平等地位和抗衡状态,增强表达的画面感和张力。

分庭抗礼的分词解释

拼音:fēn fèn

[fēn]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tíng

院子;院落:前~。厅堂:大~广众。...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kàng

抵抗;抵挡:顽~。~灾。~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冻...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lǐ

礼[lǐ]〈动〉(会意。从...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