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质脂肪肝” 是脂肪肝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指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不均匀,而非弥漫性分布,在超声、CT 等检查中呈现 “局部脂肪浸润” 与 “正常肝组织” 混杂的状态。
核心特点
脂肪沉积不均: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极低(通常<5%),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堆积(>5%)。而 “不均质脂肪肝” 的脂肪并非均匀分布在整个肝脏,而是在局部区域(如肝左叶、肝右叶某段)沉积较多,其他区域可能接近正常,形成 “脂肪浸润区” 与 “正常肝组织” 交错的影像。
影像学特征:在超声检查中,脂肪沉积区通常表现为 “高回声”(比正常肝组织更亮),而未受累的正常肝组织则为 “正常回声”,两者界限可能模糊或相对清晰,整体呈现 “不均质” 的回声特点。
与 “均质脂肪肝” 的区别
均质脂肪肝(弥漫性脂肪肝):脂肪均匀分布在整个肝脏,影像学上表现为肝脏整体回声增强、细密,是更常见的类型。
不均质脂肪肝(局限性脂肪肝):脂肪沉积局限于部分肝组织,易与肝脏的其他病变(如肝血管瘤、肝癌、肝内结节等)混淆,需要进一步鉴别。
可能的原因
与脂肪肝的形成因素一致,主要与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饮酒、代谢综合征等导致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局部脂肪沉积可能与肝脏局部血流分布、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能力差异等因素相关。
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并非更严重,但需警惕误诊:
不均质脂肪肝本身的严重程度与弥漫性脂肪肝类似(取决于脂肪沉积量和肝功能损害程度),但因其影像表现与肝内肿瘤、结节等病变相似,需通过增强 CT、MRI 或超声造影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等)。
处理原则与脂肪肝一致:
无论脂肪沉积是否均匀,核心治疗是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
增加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血糖、血脂;
戒酒(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
定期复查:
建议每 6-12 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监测脂肪沉积变化,避免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总之,不均质脂肪肝是脂肪肝的一种类型,核心是脂肪在肝脏内分布不均,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治疗上以改善代谢、控制危险因素为主。具体情况需由消化科或肝病科医生结合临床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