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年06月29日 15:23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4

“八秩” 是一个用于表示年龄的雅称,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中较为常见,其含义及相关背景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与基本定义

“秩” 的释义:

“秩” 本指 “官吏的俸禄” 或 “官阶品级”,后引申为 “次序、条理”,在表示年龄时,“秩” 为 “十年” 之意。

“八秩” 的具体所指:

“八秩” 即 “八十岁”,是对高龄的尊称,常用于书面语、祝寿辞或正式场合,比 “八十岁” 更显文雅庄重。

二、溯源与文化背景

古代年龄称谓体系: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有特定雅称,且常用 “秩”“旬” 等单位表示岁数,如:

六秩:六十岁(如《聊斋志异》中 “已六秩矣”);

七秩:七十岁;

九秩:九十岁。

典籍例证:

唐代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此处 “第八秩” 即指即将年满八十岁,体现了古人对高寿的豁达态度。

三、与其他年龄称谓的对比

年龄称谓 具体岁数 出处或文化含义

八秩 80 岁 雅称,强调 “十年为一秩” 的年龄单位

耄耋(mào dié) 80-90 岁 《礼记》中 “八十、九十曰耄”,泛指高龄

杖朝之年 80 岁 古代礼制规定,八十岁可拄杖入朝,象征尊荣

鲐背之年 90 岁 因老人背部皮肤如鲐鱼斑纹而得名,代指高寿

四、现代使用场景

祝寿场合:

如为老人举办八十大寿时,可题 “八秩荣寿”“八秩开一”(指八十岁后进入新的十年阶段)等贺词,兼具文化韵味与祝福之意。

文献与传记:

在描述历史人物或长者年龄时,用 “八秩” 替代 “八十岁”,使表达更典雅,如 “先生八秩高龄仍笔耕不辍”。

五、延伸:“秩” 与 “旬” 的区别

“秩”:更偏向书面化和雅称,常见于古文、诗词或正式文书;

“旬”:口语与书面语皆可使用,如 “八旬老人”,二者含义相同,但 “秩” 的文化色彩更浓厚。

总结

“八秩” 本质是 “八十岁” 的雅称,其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年龄的诗意表达。从 “六秩” 到 “九秩”,这类称谓既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量化认知,也蕴含着对长者的敬重,至今仍在祝寿、文学创作等场景中被沿用。

八秩的分词解释

拼音:bā

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姓。...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ì

次序:~序。俸禄,也指官的品级:厚~。加官进~。...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