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年04月23日 09:54 | 作者:汉服造型师汉荟荟 | 阅读量:13

鞘内注射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式,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以下是关于鞘内注射的详细介绍:

原理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被脑脊膜包裹,蛛网膜下腔位于脑脊膜之间,充满脑脊液。脑脊液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营养、缓冲保护以及维持稳定的内环境。鞘内注射就是利用这一解剖结构,使药物直接进入脑脊液循环,从而迅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这种方式可以绕过血 - 脑屏障,使药物在脑和脊髓中达到较高的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以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患者通常需要侧卧在手术台上,背部保持弓形,以尽量打开椎间隙。医生会对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腰椎间隙,如 L3 - L4 或 L4 - L5 间隙)进行严格的消毒、铺巾,并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过程:医生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经椎间隙缓慢刺入,当穿刺针穿过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会有突破感,此时可抽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确认穿刺成功后,将准备好的药物通过注射器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再将针芯插入,拔出穿刺针。

术后护理:穿刺完成后,患者需要去枕平卧 4 - 6 小时,以防止因脑脊液压力改变而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以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适用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当常规静脉给药效果不佳时,鞘内注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可以提高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增强杀菌作用,有助于控制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对于某些脑肿瘤或脊髓肿瘤,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轻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吉兰 - 巴雷综合征等,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风险和注意事项

感染风险:尽管操作过程中会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但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如引起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等。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出血风险: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局部血肿形成。少量出血可能会自行吸收,但大量出血可能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紧急处理。

神经损伤:穿刺针可能会误伤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尽量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药物不良反应:鞘内注射的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化学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症状。此外,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如果掌握不当,也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鞘内注射是一种专业性较强、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在治疗前后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鞘内注射的分词解释

拼音:

...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nèi nà

[nèi]里。相对于外而言。 【...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zhù

灌入:~入。~射。(精神、力量)集中:~视。~意...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shè yè yì

[shè]泛指用压力、推力或弹力迅速送出枪炮...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