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往矣” 是中国文学中极具气魄的经典名句,出自毛泽东同志的词作《沁园春・雪》,全句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注:“具” 为 “俱” 的通假或异体用法,核心含义一致,均为 “全、都”)。这句词不仅是词作的收束之笔,更凝聚了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时代豪情,以下从字词解析、语境背景、思想内涵三方面展开解读:
一、字词与字面含义
俱(具):副词,意为 “全、都、所有”,这里指代 “历史上所有的英雄人物”;
往矣:“往” 指 “过去、以往”,“矣” 是文言句末语气词,表肯定或感叹,可译为 “了”;
整句字面意思:“那些(历史上的英雄)全都过去了”,用简洁有力的语气对过往历史人物进行概括性收束,为后文的 “今朝” 铺垫。
二、创作背景与词境定位
《沁园春・雪》创作于 1936 年 2 月,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东征,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面对漫天飞雪覆盖的北国壮丽山河,触景生情写下此词。词作上阕描绘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北国雪景,展现辽阔雄浑的自然画卷;下阕则转入历史评述,从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到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逐一评点历代帝王的功过 —— 他们虽曾是历史的 “风流人物”,但也各有局限(如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而 “俱往矣” 正是下阕的 “转捩点”:它先对这些过往的 “英雄” 进行总结性告别,否定了 “历史终结于过往” 的思维,随后笔锋一转,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将视角拉向当下与未来,凸显出对新时代革命者、建设者的自信与期许。
三、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
历史观:辩证看待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
“俱往矣” 并非否定历史人物的功绩,而是以 “历史唯物主义” 视角,指出任何英雄人物都属于特定的时代,其作用会随时代发展而成为 “过去式”。毛泽东同志通过这句词强调: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 “风流人物”,不是古代帝王,而是 “今朝” 的人民群众与无产阶级革命者,体现了 “人民创造历史” 的核心思想。
气魄与豪情:彰显时代自信
在 1936 年的革命背景下,红军面临复杂的斗争环境,但这句词没有丝毫消沉,反而以 “俱往矣” 的豁达与 “还看今朝” 的豪迈,传递出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 过往的辉煌已成历史,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担当者,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开创未来的 “风流人物”。这种气魄突破了传统怀古词作 “伤今怀古” 的局限,赋予了 “咏史” 题材全新的时代精神。
文学感染力:简洁有力,余韵悠长
“俱往矣” 三字短促有力,掷地有声,既收束了对历代帝王的评述,又为后文的升华留出空间,形成 “先抑后扬” 的节奏张力。全句以文言词汇营造出庄重典雅的氛围,同时融入强烈的现代革命情感,成为中国现代诗词中 “文辞与思想高度统一” 的典范。
延伸:经典传播与引用场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因其深刻的思想与磅礴的气势,成为毛泽东诗词中最广为人知的名句之一,常被用于:
回顾历史、总结过往时,表达 “放下过去、面向未来” 的态度;
激励团队或个人在新的征程中担当作为,强调 “当下的努力决定未来”;
文化创作、演讲、纪念活动中,传递对时代发展与人才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