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2025年08月13日共有17人阅读

“茶卡” 通常指茶卡盐湖,它是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一处著名景点,以下是关于茶卡盐湖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名称由来:茶卡是藏语,意即 “盐池”,蒙古语名为 “达布逊淖尔”,古称 “西宫咸池”。

地理位置: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北依祁连山,南靠昆仑山,与青海湖一山之隔,东距西宁约 292 公里,距离青海湖约 151 公里,介于东经 99°02′-99°12′,北纬 36°18′-36°45′。

自然特征:茶卡盐湖湖面面积约 105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059 米,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化学沉积主要以石盐为主,盐层厚度通常为 4-8 米,最厚为 10 米。其卤水矿化度 322.4 克 / 升,相对密度 1.2178,pH 值 7.8,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

形成原因

亿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板块发生构造运动,地区不断抬升形成青藏高原,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海水大量蒸发盐类沉积,最后演化成了盐湖。大约 10-13 万年前,茶卡盐湖还是一个外流湖,后来发生构造隆起,使其变成了内陆咸水湖。由于雨水稀少,年降水量仅为 197.6mm,加之年均蒸发量达 2074.1mm,导致湖水逐渐减少,湖中的盐分逐渐饱和,形成含盐量极高的盐湖。

景区景观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湖面辽阔空旷、地势平坦,盐湖结晶盐层上卤水的反射,形成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 的景观,被称为 “中国的天空之镜”。

小火车:铁轨分为两段,北段经过提升改造,继续为游客进出湖心提供火车服务;南段则继续延伸至茶卡秘境。小火车在平静的盐湖上慢慢行驶,仿佛带人走进《千与千寻》的场景中。

茶卡盐雕:户外大型盐雕艺术由茶卡盐湖首创,2011 年,茶卡盐湖盐雕群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户外盐雕艺术群,有西王母、张飞、山神等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盐文化馆:位于东码头北侧,馆内以茶卡盐湖 3000 多年的开采历史为背景,讲述盐湖的形成过程、盐湖的特征、盐卤水的成分等,探讨了盐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功能。

天空之镜广场:占地 60000 平方米,除了原有的女神像、敖包、玛尼堆和成吉思汗雕像外,还建造了盐山、观景平台、盐晶灯、盐池等休闲设施。

历史文化

祭湖仪式: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带着松树枝、酥油、青稞、白酒等前来祭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2009 年被评为海西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 年被列入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盐湖传说:当地蒙古族将茶卡盐湖称作 “阿妈参错噶尔母”,意思是 “白色的盐湖母亲”。还流传着盐湖中有一位女神穆瑶洛桑玛,又称 “盐神”,是吉祥天母座下的 “长寿五姐妹” 中的三弟子,主司富贵、好运、长寿、智慧,主掌天下美食中的百味之首 —— 盐,是茶卡盐湖的守护者。

旅游开发

发展历程:80 年代初,被青海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旅游风景区;2009 年被评为生态与工业旅游并举的 3A 级旅游景区;2016 年晋升为国家级 4A 级景区;2018 年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开园试营业,2019 年正式开园并被评定为 “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旅游影响:茶卡盐湖的旅游发展催生了青甘旅游环线的形成,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其开创的 “工业 + 旅游” 发展模式,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称为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典范。

茶卡的分词解释

拼音:chá

常绿木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一般为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就是...查看详细解释

拼音:kǎ qiǎ

[kǎ]卡车,载重的大汽车:十轮~。...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