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 10 级” 即 “专业技术十级”,是我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中的一个具体级别,属于中级岗位的最低等级,对应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
岗位等级体系中的定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共分为 13 个等级,从高到低对应不同的职称层次,其中:
1-4 级:正高级岗位
5-7 级:副高级岗位
8-10 级:中级岗位(8 级为中级最高,10 级为中级最低)
11-13 级:初级岗位
因此,专技 10 级处于中级岗位的基础层级,低于专技 9 级、8 级,高于初级岗位的 11 级。
核心特点:
职称与能力要求
通常需要具备中级职称(如中小学一级教师、工程师、主治医师等),能独立完成专业技术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可指导初级岗位人员开展工作。
晋升路径
一般从初级岗位(11-13 级)晋升而来,需通过中级职称评审或岗位竞聘;
后续可在中级岗位内逐级晋升至 9 级、8 级(需满足任职年限、业绩成果等要求),再往上可冲刺副高级岗位(5-7 级)。
薪酬与职责
薪资水平高于初级岗位,低于同单位的专技 9 级、8 级,具体因地区、行业(如教育、医疗、科研)和单位类型而异;
工作职责以独立承担专业技术任务为主,如教师担任班主任、医生独立接诊、工程师负责具体项目模块等。
常见场景举例:
中小学中,刚评上 “一级教师” 职称的教师,通常会被聘为专技 10 级;
医院里,取得 “主治医师” 资格后,初期可能受聘于专技 10 级,负责常规门诊或病房诊疗;
科研院所中,“工程师” 职称的技术人员,若处于中级岗位初期,对应专技 10 级,参与技术研发或项目实施。
总之,专技 10 级是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中级岗位的起点,标志着从 “基础执行” 向 “独立负责” 的能力提升,是职业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层级。